黨建活動

當前位置: 首頁 > 黨建事情 > 黨建活動 > 正文

黨建事情

习近平:充实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重大意义 依法更好保障人民正当权益

日期:2020年06月24日 19:32 作者:

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這是新中國建设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执法,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结果。部署這次集體學習,目的是充实認識頒布實施民法典的重大意義,推動民法典實施,以更好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更好保障人民權益。

在我國革命、建設、革新各個曆史時期,我們黨都高度重視民事执法制定實施。革命戰爭年代,我們黨在中央蘇區、陝甘甯邊區等局部地區就制定實施了涉及土地、婚姻、勞動、財經等方面的执法。新中國建设後,我國相繼制定實施了婚姻法、土地革新法等重要执法和有關戶籍、工商業、相助社、都市衡宇、条约等方面的一批执法。我們黨還于1954年、1962年、1979年、2001年4次啓動制定和編纂民法典相關事情,但由于條件所限沒有完成。

革新開放以來,我國民事商事法制建設法式不斷加速,先後制定或修訂了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婚姻法、經濟条约法、商標法、專利法、涉外經濟条约法、繼承法、民法通則、土地治理法、企業破産法、外資企業法、技術条约法、中外相助經營企業法、著作權法、收養法、公司法、擔保法、保險法、票據法、拍賣法、合夥企業法、證券法、条约法、農村土地承包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等一大批民事商事执法,爲編纂民法典奠基了基礎、積累了經驗。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順應實踐發展要求和人民群衆期待,把編纂民法典擺上重要日程。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作出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其中對編纂民法典作出部署。之後,我主持3次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分別審議民法總則、民法典各分編、民法典3個草案。在各方面配合努力下,經過5年多事情,民法典終于頒布實施,實現了幾代人的夙願。

民法典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执法體系中具有重要职位,是一部固基础、穩預期、利長遠的基礎性执法,對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加速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對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鞏固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對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依法維護人民權益、推動我國人權事業發展,對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都具有重大意義。

民法典系統整合了新中國建设70多年來長期實踐形成的民事执法規範,罗致了中華民族5000多年優秀执法文化,借鑒了人類法治文明建設有益结果,是一部體現我國社會主義性質、切合人民利益和願望、順應時代發展要求的民法典,是一部體現對生命康健、財産宁静、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嚴等各方面權利平等保護的民法典,是一部具有鮮明中國特色、實踐特色、時代特色的民法典。實施好民法典,重點要做好以下事情。

第一,加強民法典重大意義的宣傳教育。要講清楚,實施好民法典是堅持以人民爲中心、保障人民權益實現和發展的一定要求。民法典調整規範自然人、法人等民事主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産關系,這是社會生活和經濟生活中最普通、最常見的社會關系和經濟關系,涉及經濟社會生活方方面面,同人民群衆生産生活密不行分,同各行各業發展息息相關。

民法典实施得好,人民群众权益就会获得执法保障,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動就会越发有序,社会就会越发和谐。要讲清楚,实施好民法典是生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牢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一定要求。民法典把我国多年来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增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的一系列重要制度结果用法典的形式确定下来,规范经济生活和经济活動赖以依托的工业关系、交易关系,对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繁荣生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讲清楚,实施好民法典是提高我们党治国理政水平的一定要求。民法典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制度载体,许多划定同有关国家机关直接相关,直接涉及公民和法人的权利义务关系。国家机关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必须清楚自身行为和活動的规模和界限。各级党和国家机关开展事情要考虑民法典划定,不能侵监犯民群众享有的正当民事权利,包罗人身权利和工业权利。同时,有关政府机关、监察机关、司法机关要依法履行职能、行使职权,掩护民事权利不受侵犯、促进民事关系和谐有序。民法典实施水平和效果,是权衡各级党和国家机关履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尺度。

第二,加強民事立法相關事情。民法典颁布实施,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解决了民事法治建设的所有问题,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在实践中检验、探索,还需要不停配套、增补、细化。有关国家机关要适应革新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增强同民法典相关联、相配套的执法规则制度建設,不停总结实践经验,修改完善相关执法规则和司法解释。对同民法典划定和原则纷歧致的国家有关划定,要抓紧清理,该修改的修改,该废止的废止。要发挥执法解释的作用,实时明确执法划定寄义和适用执法依据,保持民法典稳定性和适应性相统一。

“法與時轉則治。”隨著經濟社會不斷發展、經濟社會生活中各種利益關系不斷變化,民法典在實施過程中一定會遇到一些新情況新問題。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實踐讲明,新技術、新産業、新業態和人們新的事情方式、交往方式、生活方式不斷湧現,也給民事立法提出了新課題。要堅持問題導向,適應技術發展進步新需要,在新的實踐基礎上推動民法典不斷完善和發展。

第三,增强民法典执法司法活動。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高司法公信力,是维护民法典权威的有效手段。各级政府要以保证民法典有效实施为重要抓手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把民法典作为行政决策、行政治理、行政监视的重要标尺,不得违背执法规则随意作出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正当权益或增加其义务的决定。要规范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收费、行政检查、行政裁决等活動,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依法严肃处置惩罚侵犯群众正当权益的行为和人员。

民事案件同人民群众权益联系最直接最密切。各级司法机关要秉持公正司法,提高民事案件审判水平和效率。要增强民事司法事情,提高办案质量和司法公信力。要实时完善相关民事司法解释,使之同民法典及有关执法划定和精神保持一致,统一民事执法适用尺度。要增强涉及工业权掩护、人格权掩护、知识产权掩护、生态情况掩护等重点领域的民事审判事情和监视指导事情,实时回应社会关切。要增强民事检察事情,增强对司法活動的监视,流通司法救济渠道,掩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正当权益,坚决防止以刑事案件名义加入民事纠纷、经济纠纷。

民法典專業性較強,實施中要充实發揮律師事務所和律師等执法專業機構、專業人員的作用,幫助群衆實現和維護自身正当權益,同時要發揮人民調解、商事仲裁等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的作用,加強执法援助、司法救助等事情,通過社會力量和基層組織務實解決民事糾紛,多方面推進民法典實施事情。

第四,加強民法典普法事情。民法典共7編1260條、10萬多字,是我國执法體系中條文最多、體量最大、編章結構最複雜的一部执法。民法典要實施好,就必須讓民法典走到群衆身邊、走進群衆心裏。要廣泛開展民法典普法事情,將其作爲“十四五”時期普法事情的重點來抓,引導群衆認識到民法典既是保護自身權益的法典,也是全體社會成員都必須遵循的規範,養成自覺守法的意識,形成遇事找法的習慣,培養解決問題靠法的意識和能力。要把民法典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加強對青少年民法典教育。

民法典专业术语许多,要增强解读。要聚焦民法典总则编和各分编需要掌握好的焦点要义和重点问题,阐释好民法典关于民事活動平等、自愿、公正、诚信等基本原则,阐释好民法典关于坚持主体平等、掩护工业权利、便利交易流转、维护人格尊严、促进家庭和谐、追究侵权责任等基本要求,阐释好民法典一系列新划定新看法新精神。

第五,加強我國民事执法制度理論研究。革新開放以來,我國民法理論研究和話語體系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但同日新月異的民法實踐相比還不完全適應。要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爲指導,立足我國國情和實際,加強對民事执法制度的理論研究,盡快構建體現我國社會主義性質,具有鮮明中國特色、實踐特色、時代特色的民法理論體系和話語體系,爲有效實施民法典、發展我國民事执法制度提供理論支撐。

各級黨和國家機關要帶頭宣傳、推進、保障民法典實施,加強檢查和監督,確保民法典获得全面有效執行。各級領導幹部要做學習、遵守、維護民法典的楷模,提高運用民法典維護人民權益、化解矛盾糾紛、促進社會和諧穩定能力和水平。

※這是習近平總書記2020年5月29日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